伟大的遵义转折——傅连章用三天时间使毛泽东体温正常了发表时间:2018-08-05 16:23 毛泽东出注意:开个会嘛,把突击队员、区委书记找来开会刘英着急了,哪有时间开会嘛,离规定时限不到10天,再开会,哪来得及哟!毛泽东果断的说:不,一定要开会。磨刀不误砍柴工嘛,思想不通,再有多少时间也完不成任务哟,先要打通思想!刘英为难的说:突击队员都分散到各区去了,家里连个送信的人都没有。毛泽东笑笑说:这好办。我有4个警卫员,叫他们跑跑马到各区去通知。毛泽东叫来4个警卫员,一口气说了20个区应来开会的姓名,让每个警卫员把通知内容复述3遍,才命令道:可以了,立即出发,你们到当地要直接指挥。是,4个警卫员飞马而去。会议如期召开。在县委机关的一间屋子里,突击队员、区委书记做得满满的。刘英主持会议,精神疲惫的毛泽东就坐在她旁边。刘英作了一番动员,参加会议的人员热烈欢迎毛泽东讲话,一个劲地鼓掌。刘英连忙解围,同志们,毛主席的病刚好,身体还弱,就不要让他讲话了吧?我刚才已经传达了毛主席的意见了。掌声还是不停,毛泽东挥挥手,示意大家安静,他说:既然非要我讲,那我就讲5分钟吧,我讲话的内容用两个个概括。这就是“决心”.......决心,是毛泽东的心声,也是他动员的主题,他鼓励大家下定决心,克服困难,完成扩红任务。经过这次动员,于都县的扩红工作有了进展,逃进深山的群众纷纷回来报名参军。以了规定时限,地都县动员了1000人参军,虽然没有完成任务,但是也可以交差了,因为于都的后源快枯竭了,任务指标确实定得太高。毛泽东魂牵梦萦的还是第五次反“围剿”的战局,是源于危局的红军的出路。他来于都不仅是“督导苏维埃政府工作,”还有自定的军事任务。他趁病未发作的空儿,让贺子珍把文件、电报拿来,贺子珍一份一份地读给他听。毛泽东静静地听着,目光里流露出忧伤的神色,听着听着慢慢地闭上了眼睛。贺子珍以为他睡了,轻轻地退了出去,再进来时,发现毛泽东把军用地图摊在桌上,正弯腰边看边画呢。贺子珍心都 疼了:老毛,你不要命啦?今天刚退烧呀,毛泽东叹了口气,战局这个样子,我放心不下啊,得想个法子....这天是9月20日,毛泽东起草了一份“关于信丰于都等地敌人活动的情况”的急电:信丰河下游从上下湾滩起,经三江口、鸡笼潭、下湖圩、大田至信丰河沿河东岸10里以内线,时有敌小队过河来扰,但最近一星期内不见来了。电报最后说:于都、登贤全境无赤色戒严,敌探容易出入。现正抓紧西、南两方各区建立日夜哨及肃反。此复。毛泽东写完电报,毛泽东写完电报,已累得气喘吁吁,他躺在订上交给秘书黄祖炎,要他到军区电台去,毛泽东又犯病了。黄祖炎刚刚离去,毛泽东又犯病了。众人急成一团,无计可施。就在这个时候,傅连章扑进了屋子。贺子珍见傅连章进来,连忙站起来:傅院长,你可来了地!快看看润之到底怎么了。说着泪水从眼眶中涌出。子珍,别担心,主席会好起来的,傅连章边安慰贺子珍,边急忙来到毛泽东身边,低声呼唤:主席,我来了。烧得晕晕乎乎的毛泽东还很幽默:是傅院长哪,君子之交谈如水,我限你3天治好!我要起来。毛泽东脸烧得通红,嘴唇干裂,鼻中呼出烫手的热气。傅连章断定起码是40°多,他见毛泽东神色疲乏,不敢跟他多说话,他拿出体温计,放进毛泽东嘴里,5分钟以后,傅连章拿出体温讲一看,41°多,傅连章吃了一惊,又细心地给毛泽东听诊,检查了胸部、背部和腹部。他喊自己的学生、19岁的卫生员钟福昌,问:有昏迷吗?不昏迷,就是高烧不退。傅连章冷静观察、思考。他排队了肺炎和肠伤寒的可能性,抬头一看,毛泽东的床上没有蚊帐。他问:主席的帐子呢。吴吉清说:主席的蚊帐早破了,他叫剪小了给毛毛用,自己晚上睡觉只用艾草熏蚊子。傅连章说:我断定主席患了疾。主席6年前在闽西患过。钟福昌说:我给主席吃过奎宁片。傅连章说:你量用小了,这是恶性疾病,他毅然决定给毛泽东注射奎宁和咖啡因。两小时后,又给他吃一片0.3克的奎宁丸。子珍,多烧些开水,让病人多喝水,这样有好处。傅连章转身对贺子珍说。毛泽东吃过药后又睡着了,傅边章望着毛泽东那消瘦的脸庞,长而凌乱的头发,心里一阵酸楚。这一夜他几乎没合眼,虽然赶了一天一夜的路,已很疲倦,但总是一合上眼又突然惊醒,他总在想,不知毛泽东的烧退了没有。不知不觉,天快亮了,傅连章来到毛泽东床前,轻轻摸了一下他的额头,然后又量了一次体温:39°,烧退了些,傅连章紧张的心情又开始放松了些。这时毛泽东醒来,他望着站在身边的傅连章关切的问,傅院长,你又一个晚上没睡?睡了,睡了,傅连章怕毛泽东不安,撒了个谎。他接着问:你睡得还好吗,感觉怎么样。好多了,头也没昨天那么重了,就是四肢无力,想动也动不了。毛泽东说:你几天没吃一点儿东西,哪来的力气,傅连章说。润之,喝点稀饭吧。贺子珍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稀饭走进来,坐在床边,一口一口地喂着。子珍,这几天把你给累坏了!毛泽东轻声地说。说这些干什么,只要你能快一点儿好,累一点没事。望着这对患难夫妻,傅连章想:毛泽东受到政治压力,又疾病缠身,子珍始终在身边给他支持和关怀,没有贺子珍,毛泽东的日子肯定比现在难过。 |